《人民的名义》环保原型在这里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微信公众号
发表时间:2017-04-22
访问次数:
《人民的名义》环保原型在这里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过半。循着编剧周梅森 “打造一幅当代社会《清明上河图》”的思路,这部反腐剧的“大罐头”里装进了对婚姻、成功、全民阅读等社会话题的探讨,也表达了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议题的立场。
环保,在剧中仅占很小的篇幅,但几次提及,都不免让观众联系现实,拍手称赞:“说得有理”,同时意犹未尽。这些情节不是凭空捏造,有的有现实原型,有的也能在现实中找到类似案例。
人民的名义中,林城市经济开发区有一片湖。多年前,这里不是湖,是采煤造成的塌陷区,荒无人烟。彼时任林城市委书记的李达康考虑到大量圈占良田搞开发区代价太大,而综合利用废弃塌陷土地,既可以为后人留下一片青山绿水,还能获得国家财政补贴,把塌陷区的劣势变成优势。
多年后,一个个曾经的污水坑已经沟通起来,成为连片的湖,湖边种上树木花草,成为风景。开发区里建起了现代生态农业园,生物科技园、软件工业园也都是花园式厂区。
眼尖的观众发现,这活脱脱就是江苏徐州的治理写照。
2016年,国家旅游局、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文件,徐州潘安湖湿地获批2015年度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013年,徐州九里湖湿地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然而数年前,这些地方还是采煤塌陷区。
徐州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也是百年煤城。采煤给这座城市留下了30余万亩采煤塌陷地。
2006年底,徐州市决定利用采煤塌陷地建造大型生态湿地公园。当地借鉴德国老工业区鲁尔区生态修复经验,将各类塌陷区建设成为涵养生态功能区、环境优美景观区、高效农业标杆区。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向“一城青山半城湖”转型,徐州通过塌陷地治理,增加了市民休闲的绿色空间,也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集约利用土地,有几个工业园区就建设在了采空区上。
剧中角色李达康是位极重视GDP的领导。在他看来,GDP并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而是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地区人民群众的冷暖温饱。然而,也正是他,掷地有声地说出了:“需要GDP,但决不要落后的GDP、污染的GDP、血泪的GDP!”
多年前,林城市副市长兼开发区主任收受了几十家企业的贿赂。他被捕后,引发林城形势大变,许多工程烂尾,开发区冷冷清清。一些污染大的企业想趁势进园区,却被市委书记李达康坚决挡住了。他从小生长在农村,知道污染对农村和农民意味着什么。土地是乡亲的命根子。在以GDP论英雄的年代,李达康守住了底线。
过去,GDP作为地方经济实力的核心指标之一,被不少地方政府摆在优先位置,为了迅速做大GDP,不惜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绿色化”,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战略任务后强调的新任务,“四化”战略变成“五化”战略。
随后,环境保护部宣布重启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全面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环境代价。
推行绿色GDP核算,就是把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因素反映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将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从GDP总值中予以扣除。同时,研究“做加法”,把地方环境系统、生态系统改善、产生的效益加到GDP里。其目的是弥补传统GDP核算未能衡量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缺陷。
眼下,绿色GDP核算研究还在路上,但“不以污染换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人民的名义》中,月牙湖是汉东省的一张名片,风景优美。然而,湖边大量的饭店、工厂、生活小区把污水源源不断地排入湖中,水质长期富营养化,月牙湖变成了污水坑。当地区委书记易学习下大力气治理,把西岸180家餐馆饭店全部拆迁。还剩一家难拆的美食城,当年为了发展第三产业提振经济而匆忙上马,又有权贵做后台。为此,易学习在电视台公开向公众表态,今年一定要依法拆掉美食城,拆不掉,他这个区委书记就辞职不干了。
现实中,云南省大理州不久前发布了《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根据整治通告,从4月1日起10天内,这一范围所有的餐饮、客栈经营户一律暂停营业,接受核查。
白族渔村双廊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客栈、餐饮等应运而生。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正是客栈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严重影响洱海水质。
去年11月底,云南省省委书记陈豪批示,要“采取断然措施、开启抢救模式,保护治理好洱海”。此次开展的专项整治共涉及1800多家客栈,目前已全部暂停营业,接受检查。
这部剧虽然没有直接出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的画面,但只要谈地方经济发展,始终绕不开环保的话题,“一把手”主政一方都会遇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抉择,达康书记对环保的认识,得到了省委书记沙瑞金的点赞,短短几分钟的对白,很接地气,让人感觉很真实,既提出了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抓绿色发展的要求,又为观众描绘了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美好图景,回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既弘扬主旋律,又很在理,这个效果恐怕比填鸭式、灌输式的宣教形式更加入脑入心。
在品味这部反腐大戏传递的满满正能量以及剧中人物丰满的形象之余,不由让人思考,这对环境传播有何学习和借鉴意义。
一是环境传播要在社会热点中寻找痛点。
环境保护当然是当下的社会热点,但公众未必对所有环保议题都感兴趣,哪怕是一些公众感兴趣的议题,如果讲不到公众心坎上,也很难引起广泛的关注。以前也有很多反腐剧,但没有一部比《人民的名义》这样有影响,原因很简单,它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势反腐的背景下,找到了社会公众的痛点,无论你是谁,都能在剧中找到评论点,都能对标原型,感受到腐败的切肤之痛。以环保为例,当前雾霾天气可以说是全民关注,但真正的痛点是雾霾对健康的危害和如何预防,如果抓住这个痛点,那关注和参与环保的人数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二是环境传播要在生活场景中俘获粉丝。
《人民的名义》热播受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片子跟现实社会联系很紧密,征地拆迁、网络直播、论坛删帖、小官巨贪、手机定位、海外追逃,这些都有生活的原型,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听说过,有些事情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这样的情节设置很容易打动人,很容易把观众拉进戏中。如果这个时候,将环保的观点和内容融入其中,很容易引发观众的思考,在品味剧情过程中加深对环保工作的认识,《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做到了。
三是环境传播要在艺术作品中找到载体。
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公众对文化的需求也会日益旺盛,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到海量信息。干巴巴的科普,已经打动不了读者和观众。环境理念的传播特别需要文化的载体,如我们对新晋网红达康书记的热捧,他那超前的绿色GDP言论和随身携带的水杯,都成为观众的谈资。用水杯,也是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在达康书记的日常生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在这方面加以舆论引导,主角的言论和道具都可以为环保理念传播代言。
一部《人民的名义》启发了我们的环境传播思路,我国还有不少环保剧情片也能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
原标题:快来看!《人民的名义》环保原型在这里 转载来自“中国环境新闻”微信公众号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声明]
上一篇:印染废水处理后养鱼?纺织污水处理厂(附图)
下一篇:水解酸化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简述